close

 

我認為每個人在面對長久的時空的時候,必然會察覺到自己內心深藏的孤獨,而這種孤獨不全然是自己的,而是身為人類普遍的孤獨,只是大多的人不曾發現自己在這一層面上的孤獨。

 

第三談 叛逆的內在聲音


1.晨曦

  一天早上,我看到一家陳舊的小吃店門口,有一個年紀已上了七十歲的老太婆用她遲緩的手把沙拉油倒入大鍋中,之後,她要將一大盤堆得高高的高麗菜放入鍋中,我正擔心她的力道不足時,走來一個和她年紀相仿的老太婆走過來,幫她把菜緩緩地、分批地放入鍋中。這個老太婆是旁邊賣肉粽的。這時路旁走來一個中年婦人帶了兩個小孩,那婦人從老太婆手中接過大鍋鏟,幫忙她炒起大鍋菜。這一切都是在微亮的晨曦中沉默的進行著。這樣的景象深深地吸引著我。


2.父親的微笑

  幾年前,我接到一個地方派系大老的電話。他希望我回家鄉選議員,我那時頗有興趣,於是回家鄉和他研討選舉事宜。不過最終還是得獲得父親的同意才能定案。於是他提議我先回家徵求父親的意見,他隨後趕到我家,假裝他事先並不知情,然後向父親建言。事情一直按計劃進行著,直到那位派系大老踏進我家大門,我看到父親臉上泛起一種我從未見過的微笑。那是一種了然於心的甜美微笑。
  但後來我卻發現自己不適合從事政治,因為我不愛錢,又沒有權力慾,做不成政客。沒有遠大抱負,心腸太軟,做不成政治家。我發現如果我繼續從政,那就是浪費自己的生命,而我竟然花了那麼多時間才發現這點,真是不夠聰明。

3.觀念上的衝突

  我的父親對我的影響很大,他在地方上是有影響力、受人尊敬的人物。他對我的期望很高,但我卻屢屢讓他失望。我和他發生過三次嚴重的對立衝突,最嚴重的那次就是和蘇在一起,他堅持反對,我堅持要和她在一起。三次都我都堅持己見。我喜歡看書,他會說:「看那麼多書幹什麼?有什麼用?」他是一個很好的長者,但我們不免還是有很多觀念上的衝突。


4.反叛的種子

  大多時候我都是順服的。反叛的種子在我內心醞釀萌芽,時間到了,才會爆發。所以我的反叛總會引發眾人的側目。有很長一段時間,我對成人的世界是很畏懼的,我以為自己是長不大的。我小時候非常地害羞與怕生。由於從小不愁吃穿,因此對於物質的欲求相對很低,對於金錢也沒什麼慾望,可以說是在溫室中成長。
  後來對自己總是處於溫室花朵的狀態感到不滿,於是想要深涉紅塵,了解複雜的人生百態。所以先是念社會學,後是進入立法院,接觸最複雜多元的社會萬象。現在還有一塊園地我還未開發,那就是經商做生意,也就是我目前正在做的。我的人生就是在補不足,在經歷我所渴望經歷的。


5.背叛馴化

  我的確有仰賴權威的人格特質,這樣的性格其實長期困擾著我。如此的人格養成非一朝一夕之故,我一直力圖擺脫這樣的桎梏。我一直認為我是被「馴化」的,被社會所馴化,所以我需要背叛,背叛這個馴化,所以我寄望於不安。因為在背叛這個「馴化」狀態時,我會感到強烈的不安,但唯有經由不安,才能超越馴化狀態。
  我小時候雖然對大人的世界感到懼怕,但在小孩的世界裡,我則是優遊自在的。我有很多表弟妹,他們都喜歡跟我玩,因為我很幽默,很會說笑話、講故事。我會即時編故事,講得天花亂墬,他們會聽得出神。那時小孩會玩一種遊戲叫「大富翁」,我自己發明設計了另一種「大富翁」,比大富翁更複雜好玩,大夥兒玩得不亦樂呼。
  自我有生以來的歲月,小學畢業之前是我感覺最棒的階段,那時我無憂無慮,並且充滿了創造力。而長期以來,不自覺地被馴化,因而喪失了創造力,所謂的背叛馴化,就是要喚回那充滿創造力的狀態。


6.普遍的孤獨

  你問我有那麼多女朋友為什麼還感到孤獨呢?你說對了,那些女人都無法深入到我靈魂的深處。但更深一層的原因其實是,我認為每個人在面對長久的時空的時候,必然會察覺到自己內心深藏的孤獨,而這種孤獨不全然是自己的,而是身為人類普遍的孤獨,只是大多的人不曾發現自己在這一層面上的孤獨。
  我對外界的不安全感與不信任感,似乎是與生俱來的。我小時候很內向,父親的朋友很多,常到家裡來聊天;那時我總是不敢到客廳來與客人聊天,對我而言,大人的世界是遙不可及而且可怕的。年紀漸長之後,我對人仍抱持著不安全感。我沒辦法一見面就和人成為莫逆,必須等到多次的互動後才能成為知交。我必須等到我已能完全了解對方後,我才會有安全感。我的運籌帷幄、我的善於交際,都是我強迫自己做到的,並不是我先天的本性。

7.死生之事

  我很小的時候就對死亡感到好奇。大約小學三、四年級,我家門口發生一起車禍(我家就在縱貫路旁),一個老人死了。眾人議論紛紛,我卻陷入「死亡」的思考情緒中。我很驚訝眾人對「死亡」竟然麻木不仁,而我卻想像自己進入那老人的死亡狀態。就這樣,那個晚上我沒睡好。幾年前,祖父過世,再度引發我對死亡的興趣。看了些死亡學的書籍。人該如何來體認或界定死亡呢?我重新看1995年買的「死亡哲學」,看到古聖先賢對死亡的看法千奇百怪,各擅勝場。但因我自己對死亡沒有深刻體悟,所以也無定見。


8.忠貞的愛情

  愛情靠忠貞才得以永久,得以心安。不忠的愛情令人傷痛,因此人們期待情人的忠貞,如此才得以得到純潔無瑕的愛。忠貞的愛情觀是源自於穩定安全的心理需求,是人求安定的令一種表現。當然忠貞的愛情觀也受教育、好萊塢、瓊瑤、電視、電影、小說、傳說、神話.....等的強化。
  深刻反省會不會令人覺得既嚴謹又嚴肅?深刻反省是為了高度了解自己,以對自己面臨的問題及困境提出解決之道,是為了超越目前的自己,若做不到這一點,反省也是白費。


8.有一天你會找到答案

我想問你三個問題:
1.你是否深刻反省過自己的生命?
2.你的忠貞愛情的觀念源自何處?
3.你談過真正戀愛嗎?
不用急著回答這些問題,但願你把它們放在心裡,有一天你會找到答案。

  講一個故事給你聽:
  偉大的宗教家釋迦牟尼,從小就住在皇宮中,是那個國家的王子,由於有一個預言說,釋迦牟尼長大後,不是成為一個偉大的國王,就是成為一個偉大的宗教家。國王(也就是釋迦牟尼的父親)為了不讓釋迦牟尼成為出世的宗教家,刻意不讓他接觸外面的世界,為他安排數千美女供他玩樂,想使他迷戀塵世,以杜絕他出家的想法。因此,釋迦牟尼在還很年輕時,就已享盡肉體的歡愉,而享盡肉體歡愉卻成為他不再迷戀塵世的原因之一......
  故事就說到這裡,以下的故事和我想告訴你的無關,就不說了。

  再講一個故事:
  本世紀初的中國革命家孫文,有一次他的朋友問他:「你最喜歡什麼?」他毫不猶豫地回答:「革命。」他的朋友笑道:「你喜歡革命是眾所周知的,那除了革命之外呢?」孫文笑答:「女人。」朋友又問:「那除了女人呢?」 孫文答道:「讀書。」 所以我常想那些還是處男(女)就出家的和尚尼姑,如何能達到老佛祖的境界呢?對人的七情六慾不了解沒體驗,如何能成佛?


9.跟死了沒有兩樣


  如果你做每件事都依照社會規範來進行,那你自己是什麼?你自己就是社會規範,除此之外,你什麼都不是。你不會有活著的暢快,所以你雖然活著,但跟死了沒有兩樣。因為你所有的行為都在社會規範內,所有的行為都是可預期的,一旦稍違社會規範,你就會覺得不安,你的是受制約的,不是自由的。


10.內心的聲音

  你從那個村莊走來,我問你那裡的風光如何,你說:「那裡不好玩,你不用去了。」可是,我還是想去,你說我去是不去?其實,我所說的背叛「馴化」的狀態,並不是為叛逆而叛逆,並不是無所原由的叛逆。而是我依循我內心的聲音,這聲音由遠處傳來,由模糊而漸清晰。我並不會像青少年的叛逆一樣,我的反叛是深思熟慮的反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MiCher 的頭像
    MiCher

    It must be love.........

    MiCh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